说真的,最近这战场,气氛是真有点不一样了。
之前那种感觉,怎么说呢,就像两边在泥潭里摔跤,你推我一下,我拽你一把,磨磨唧唧的,看得人都有点犯困。但现在,这股沉闷劲儿没了,取而代-之的是一种……嗯,风雨欲来之前那种特有的寂静和压抑。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。
你看俄军,突然之间,好像是被谁给打通了任督二脉,一下子就活了。前线上那是一路猛推,今天这个据点,明天那个要塞,乌克兰那边跟丢火柴盒似的,一天就没了四个。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,最要命的是,俄罗斯人现在不跟你玩前线对对碰了。
他们开始玩阴的,玩狠的,直接抄后路,奔着乌克兰的“输血管”就去了。
你想想,一个关键的加油基地,轰,直接给你扬了。那一片的乌军,坦克装甲车,瞬间就成了摆设。没油,你那德国豹二、美国艾布拉姆斯,不就是一坨几十吨重的铁疙瘩吗?动都动不了。
紧接着,咣当又一记重拳,砸在了西方的后勤中心上。这招太毒了,釜底抽薪。前线的士兵正眼巴巴盼着弹药呢,结果运弹药的枢纽没了。还有他们很依赖的那些远程无人机,仓库和发射阵地也被一锅端。这下好了,手伸不长了,想打远一点都费劲。
更别提那一百多个乌军和外国雇佣兵的集结点,被挨个点了名。乌克兰本来就缺人,这么一搞,更是雪上加霜。天上也别想了,俄军的防空系统跟打了鸡血一样,据说一天就干下来三百多架无人机。这天空,基本上姓俄了。
其实吧,乌克兰快撑不住了,这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。但大家之前还都藏着掖着,给留点面子。结果最近,美国一个叫查斯·弗里曼的老外交官,可能是憋不住了,直接就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。他在访谈里说得那叫一个直白,就差指着鼻子说“你们不行了”。
他描绘的那个画面,听着都让人心凉。说乌军已经没能力守住阵地了,兵员根本不够,新兵蛋子训练几天就给扔上战场,那不就是去送人头吗?阵地一个接一个地丢,整个军队,用他的话说,正在“逐步瓦解”。
他觉得,乌克兰从一开始就被拖进了一场它根本玩不起的消耗战。现在这局面,缺人,缺炮弹,更缺的是那股子心气儿。士气这东西,一旦没了,比什么都可怕。
西方的援助呢,就像是给一个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输血,还不是一直输,是想起来了就给输点,断断续续的。这点血,哪儿跟得上前线哗哗的流血速度啊。援助一拖再拖,变数又多,乌军的日子能好过才怪。现在连好多欧洲国家自己都快掏空了,家里的军火库都看得见底了,只能嘴上喊得凶,实际行动上,悄悄地往后缩。所以说,弗里曼这番“崩溃论”,八成就是华盛顿那帮人私底下天天在聊的真心话。
所以你看,美国人也精明,一看这情况不对,援助策略立马就换了套路。
特朗普政府和五角大楼那边,说是又批了笔钱,但这钱,山姆大叔不打算自己掏了。他搞了个什么“北约盟友自愿捐助”,说白了就是,我来牵个头,你们欧洲的兄弟们,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大家凑份子吧。
美国现在不想当那个冤大头了,他要从“老板”变成“项目经理”,把这烫手的账单,甩给欧洲那帮小兄弟。这苗头早有了,之前就听说他们在搞一个叫“PURL”的计划,核心思想就是众筹。这次批下来的两笔各5亿美元的援助,就算是这个新模式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吧。
但这事儿好说不好办啊。就在上个月,美国自己都一度停了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,为啥?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嘛。五角大楼自己都慌了,说再这么送下去,自家战备库存都要出问题了。这个暂停时间虽然不长,但那个信号太明显了——美国也感到吃力了,压力山大。
对于西方这套新玩法,克里姆林宫那边根本不惯着,态度越来越硬。俄国外长拉夫罗夫已经不知道在公开场合说过多少次了,那话跟最后通牒似的:“任何往乌克兰运武器的交通工具,都是我们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。”
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我不管这钱是美国出的还是欧洲凑的,也别管这武器是德国的还是法国的,只要你的东西进了乌克兰的国境线,不好意思,我的炮弹不长眼。
俄罗斯人反复在说,你们越援助,这潭水就越浑,搞不好把更多北约国家都拖下水。战争升级的风险,那是肉眼可见地在飙升。
感觉啊,这战场的天平,真是在一点一点地倾斜。一边是俄军到处开花,步步紧逼;另一边是乌克兰苦苦硬撑,里里外外都是麻烦。而背后那个最大的靠山,西方阵营,也开始累了,内部也开始嘀咕了。美国这个“只协调、不买单”的新玩法,既是没办法的办法,也可能成为一根导火索,让盟友之间生出嫌隙。
当援助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,当战争变成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,牌桌上的玩家们,恐怕都要重新盘算一下自己手里的筹码,和那条不好找的退路了。而对于那个还在风暴中心的乌克兰来说,前面的路,只会更难走。
红腾网配资-河南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免费平台-实盘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